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图]
发布人:郑存住 发布日期:2016-09-28 浏览次数:1718
9月24日,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为主题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解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处长李兴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锋等出席论坛。大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主持。
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工程”咨询委员顾海良,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马工程”首席专家沈壮海,上海十所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书记,上海市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
姜斯宪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上海交大120年的发展,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人才培养是学校最重大的使命,人才品行的培养是基础和根基。学校党委、行政班子以及常委会专题研究和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发展,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坚持走上讲台给学生授课。姜斯宪深刻分析了高校思想理论课所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要立足实际,贴近现实,突出特色,坚定信仰,使思想理论教育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最后他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激励与会的专家学者、师生要勇挑重担,奋发图强,敢于创新。
解超、李兴华等强调要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行探讨,强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上海学术发展中的主旋律地位,切实把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开展好,公共平台建设好,更好服务于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并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季桂保主持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沈壮海做“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和内涵”主旨报告,从文化强国建设自觉的新增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和遵从、以高度的自信创造文化的新辉煌三个角度阐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意义。顾海良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术语的革命’”为题做主旨报告,结合马克思的“术语的革命”分析了理论范式的创新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学理支撑和学术意义,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设角度,强调理论创新的重点是在于范式的转换,其中的关键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陈锡喜,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上海十所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和青年教师、学生代表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理念”、“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创问题”、“如何做实、做好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问题进行发言交流和深入探讨。学者们认为,只有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功能定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才能真正避免空泛化、标签化,只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量,立足中国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才能真正建设好、发挥好“示范马院”的力量。
在上海交大120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承办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主力军作用,扎实推进国内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