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发布人:万青云 发布日期:2013-11-29 浏览次数:2255
来源:经济日报
“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和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 执 笔:郭克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继续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基、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等时代紧迫课题给出了新的回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就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所有制结构的逐步调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分析其中的状况和动因,有利于我们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和特点,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在全部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从已有统计数据看,混合所有制已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所有制形式。分部门情况看,在工业部门中,非公经济的比重已占到多数,但公有制的资产比重明显高于产值比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资产比重依然较高,在工业运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中,公有经济的比例也持续下降,非公有制的比例较快上升,同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例迅速增大。但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的比重仍相当高,变化速度也较慢。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说,既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结果,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表现。一是国家从政策上逐步明确了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二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资经济持续进入国内各个行业,并取得了较快发展,比重逐步提高。三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改组,使非公经济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一段时期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资产更集中于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而在国有企业退出的一般竞争性行业,非公经济的比重大幅上升。四是在改革开放推进较早、市场经济活跃、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比重持续增大。
(二)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从实践过程看,目前国有企业大多数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行业内部的所有制结构会继续发生调整。比如,在公有经济比例已经较低的制造业、商业、建筑等领域,如果没有国有资产的大规模转移,公有制比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在公有制经济比例依然很高的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非公经济会持续进入,公有经济的比例将逐步降低。这种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
(三)
构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须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条件下,同时从两方面推进制度建设和完善政策措施: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另一方面,要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第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快国有经济的改革、改制和改组,着力改善国有企业股本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支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多种形式依法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推动民营企业引进国有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优化产权结构。
第二,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垄断抑制竞争,垄断行业阻碍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最终导致这些行业效率低、发展慢。要加快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性垄断,引进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扩大竞争范围,提高竞争程度。要合理界定和限制自然性垄断,对于运营过程受制于重大基础设施的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行业,应采取划分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引进市场竞争,吸引非公经济进入,参与行业的运营和发展。
第三,全面完善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法律保护。不仅要引导社会舆论,而且要从法律和政策上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的保护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对非公经济的开放制度。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凡是在“负面清单”之外行业和领域,都要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形成资源自由流动、企业平等竞争的局面。三是完善非公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制度。针对非公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企业,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为中小微企业通过市场有效获得资金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