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改革理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发布人:万青云 发布日期:2013-12-23 浏览次数:1240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时,重申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论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今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中央反复强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应引起高度重视。它意味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积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面临“艰巨任务”、“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突出的矛盾问题”和“挑战、困难。”
历史新起点,是指历史发展阶段的新节点。历史新特点,是指在这一历史阶段上所具有的新的历史特征。新的历史起点必然具有新的历史特点。当今,我国处在历史大变革、结构大调整、格局大变动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可概括为力量转移、时空压缩、结构调整、社会分化、安全困境和命运决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于新的历史特点,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文本依据,可以提升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所应确立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就是公平正义改革理论。
1、从“伟大斗争”看。当今,许多新的历史特点都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展现出来的,我们党进行的“伟大斗争”也主要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进行的,只有通过基于公平正义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动力和社会稳定问题,进而才能真正进行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从过去35年取得成就与历史作用来看。我们党最伟大的创造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取得的一切成就应归结为改革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1978年至今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 35年来,我们党靠改革开放,振奋人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在国际上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如此,靠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深刻的变化;靠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从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任务和问题。解决当今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做大蛋糕”的“富”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建设党”的问题,解决“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执政基础”问题;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解决“发展方式转变与增强社会稳定”的“科学发展”问题;而公平正义改革理论则主要解决“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增强发展动力、社会活力与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问题,解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利益固化藩篱”、“突出矛盾、问题”等影响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命运性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公平正义改革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是前三者理论创新成果内在的必然要求和逻辑发展,是在前三者理论创新成果基础上并将其包含、整合其中的进一步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大蛋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发展动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靠改革(破解“四大危险”),实现“科学发展”也要靠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概言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基于公平正义的改革理论,是对1978年以来我们党关于改革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4、从实现未来目标来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总书记指出:面对未来,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真正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抓紧推进全面改革,才能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和好工作部署。
5、从人民关切和期待来看。改革开放是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6、从改革的全局性、包容性和涵盖性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讲的改革,是全面性改革,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国防、军队领域都在内的改革;也正如刘云山同志所强调的,是把“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都包括在内的改革。因而,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7、从改革的根本性及历史地位来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思考的总问题,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它是统领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具有包容性和统领性。改革又是这一总问题的牛鼻子,它影响、制约着发展和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攻坚克难的“治本性”改革,是破解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与利益固化藩篱的“命运性”改革,是把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原则和基本尺度)的“公平正义性”改革,是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式”改革,是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统一的“科学性”改革。因此,其他一切问题都只有在这一总问题的框架中才能得到正确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等。
8、从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战略性来看。恩格斯讲,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关乎中国发展命运的一个长期性和战略性事业。
9、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系统回答了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怎样改革、改革达到什么样的总目标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尤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基础、重大意义、重要经验、指导思想、重大原则、目标任务、精神准备、改革方向、科学方法、立足点和重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体思路、重大举措、总目标作出了全面、明确和精要的论述,因而蕴含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纲领、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
10、从指导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的紧迫性和理论的成熟性来看。问题倒逼改革。今天,破解影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的命运性问题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指导;当今时代和我国社会实践变化迅速,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迫切需要研判、总结和提升。基于35年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集中全党全社会的理论智慧,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今天我们的党基本上已经具有了指导改革发展稳定的相对成熟的理论。
总之,公平正义改革理论,是我们党做好未来10年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改革发展稳定的行动指南,是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科学方法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