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声音

您当前的位置: 学者声音学者声音

学者声音

[长江日报]上海交大施索华:用“立体”“融合”“标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发布人:陈淼   发布日期:2016-12-23   浏览次数:24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在很多人眼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枯燥的。不可否认,在一些高校里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状况,这不仅和教师自身教学带给学生的体验相关,也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有误区相关。在新的时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必须肩负起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目前高校中的大学生集中在1994年至1998年出生,而大多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集中在“95后”。受时代的影响,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有独立性、不拘泥于传统,并且勇于表现自己的个性。但由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和相对比较单一的生活阅历,他们对历史和国情了解得并不多,对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不能够全面认识,有理想化的倾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破除原有的枯燥的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状态,而应以大量生动、新鲜、能动、创新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入其中,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立体形象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据以概括其真理的事实,一一摆出来详细讲解。况且一、二年级的大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也没有太多的理论沉淀,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只能依赖一些感性认识,容易得出不够全面的结论,这时通过举例说明则十分必要。尽管教材中已列举了一定的案例,但大都比较简练,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将理论知识讲授于简单明了的典型事例中,有助于他们理解、消化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学生听起来“如临其境”“如见其行”“如闻其声”,树立“立体形象感”,容易使他们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获得探讨深奥理论的原动力。 

在案例的收集和引用的过程中,要坚持这样几个原则:第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以成功案例和正面案例为主,坚持正确的导向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精髓。否则仅仅为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讲些社会新闻,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思想性不强,甚至成了“休闲课”,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二,案例的选择要有典型性、真实性并有明确的目的性。典型性是案例要有普遍意义,能够完整的说明理论,理论是“一般”,案例是“个别”,案例必须有典型性,才能通过“个别”来说明其所包含的“一般”,不然就不具有选择的价值。真实性是案例的最基本属性,案例要真实准确,举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指导实践,举例不能捕风捉影或道听途说。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交代清楚;若是历史事件也要有根有据,不能添枝加叶,而且所举的案例必须与其说明的理论相一致。目的性是案例与实例的区别,即所选择的案例要有实际价值和必然性。第三,不同的案例要符合不同专业学生接受视觉的范围,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共鸣的案例,对学生的示范效应就大。如果是纯技术类的案例,对文学和艺术类学生的示范性就不明显。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相融合

光吃盐,会让人难以下咽。若把思想政治教育比作“盐”,把文化知识比作“水”,只有“盐与水”按照合适的比例溶和,才能让人愉快地接受并喝下去。同理,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相融合,才能让学生愉快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具有很强的知识性,首先在内容上它就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它还综合地吸收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课程。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知识修养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知识的内在美和感染力,对大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中,教师必须不拘泥于书本,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自然、社会、乡土、人情、名言、典故、学术动态、国内外大事,能够在教学中旁征博引,灵活运用,使学生在知识和趣味中得到启发,引起思考。同时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师德师风和严谨一贯的治学态度,不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最好地发挥育人的功能。 

比如在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这方面的内容时,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生硬,词汇贫乏,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如果借用文学作品朗读技巧,使用描述或抒情性的语言,让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艺术魅力,使学生产生美感,感美而动情,动情才能神会。优美的文字下面所要表达的思想政治内容也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了。 

三、就近寻找“标示物”

著名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他。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卢梭将这种方法称为“标示物”。比如在讲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一章节时,可以将自身所处的高校作为标示物,就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做“近”了。 

人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个体的情绪体验,没有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有了“觉”,才能够领悟和顿悟。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从自身所处的高校入手,充分利用高校的底蕴和特色这一精神资源,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如果高校内部没有校史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条街可供利用,可以利用高校附近的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并细致讲解。 

在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在课堂进行讲授、展开讨论。“我校的历史与我校的素质形象”“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如何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爱国主义教育由抽象变具体,由理性的说教变为鲜活的事例,学生心目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今天我以我校为荣,明天我校以我为荣”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科学的实践过程,也是艺术的实践过程,即要根据普遍的教学原则,结合教材紧扣教学大纲,认真探索和掌握其规律,又要有教师的独立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匠心构思、巧妙安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施索华工作室”主持人) 

来源:《长江日报》 2016.12.19 第12版 求知 

原文:用“立体”“融合”“标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