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伟大梦想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布人:朱文杰 发布日期:2018-04-04 浏览次数:2338
来源:光明网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刚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中,“伟大梦想精神”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团结精神”的思想支撑。这一新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二是中国人民是勇于实现伟大梦想的人民。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并勇于实现伟大梦想构成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精神,它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为中国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所证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恢弘的历史画卷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并不懈追求梦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人民提出了不同的梦想。《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于小康”反映了中国人民“小康”的梦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反映了中国人民“大同社会”的梦想。中国的许多古代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都蕴含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实现梦想的伟大精神。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西汉文景盛世、唐朝开元盛世和清朝康雍乾盛世等辉煌时期,这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长久地伴随并根植于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冲击,晚清“天朝上国”的梦想破灭。由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仆后继地开启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追梦之旅,如洋务梦、太平梦、维新梦、共和梦、新文化梦等,这些梦想固然美好,但由于它们缺乏实现的基础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最终都归于破灭。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启了百年渴望、百年追梦的历程。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后,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梦想才逐步成为现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启了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新篇章;1987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步走”战略,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个阶段”,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说,这些梦想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后承续。因此,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勇于实现伟大梦想的人民,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中。中国人民不仅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而且中国人民也是勇于实现伟大梦想的人民。中国人民不仅始终心怀梦想,而且始终不懈追求梦想,作为中国人民先进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深深地继承了这一基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并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寻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近代以来,面对“中国向何处走”的历史之问,各派政治力量纷纷抛出自己的救国主张并付诸实践,但由于不符合中国国情而最终失败。唯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成功探索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解决了中国的出路问题,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伟大梦想引领前进方向,伟大目标催人奋进。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必须带领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引导人民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