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焦点新闻中央精神

中央精神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临港,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图]

发布人:郑存住   发布日期:2016-10-11   浏览次数:1514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效果图

国庆前夕,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这个科技城园区的标志性建筑群由3栋塔楼和裙楼组成,总面积15万平方米,塔楼高90米,计划2018年竣工。  

此前,今年3月春暖花开之时,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带领上海“脑—智工程”各项目负责人来到临港。“我们团队中有许多海归,他们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凭海临风、绿树成荫,还有一大片产业园区。”那次考察结束后,工程团队决定将上海脑—智工程中心设在临港科技城。  

现在,工程中心开建。到2018年,上海脑—智工程各个项目团队、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将入驻。随着“人脑图谱”、“深度学习芯片”、“仿生眼”、特种机器人和新型燃料电池等一批激动人心的明日科技项目登上临港科技城的舞台,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将逐渐发力。  

打造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重镇

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的前沿科技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张旭院士看来,上海脑—智工程落户临港,将让临港力争成为这一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镇。  

作为上海脑—智工程总负责人,张旭告诉记者:“人脑的智慧,是所有生物中最强大的,如果我们发明的智能机器能够逐渐模拟人脑功能,将很有应用前景。”而要更接近地模拟脑功能,前提是深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为此,脑—智工程提出了绘制“中国人脑结构功能图谱”的构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在人脑影像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入这一工程的联影医疗,正在研发能以更高的分辨率扫描人脑的脑成像技术设备。  

这是一个流水线式的“科技联合体”。在获取“人脑图谱”过程中,脑—智工程可以将图谱信息分享给入选工程的各个项目,包括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处理系统、寒武纪的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弼智仿生的“仿生眼”。“在我们得到人脑的生理模型后,先要把它转化为数学和物理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芯片和相关智能器件,这样才能在工程学上对人脑进行模拟。”张旭解释说。  

科大讯飞是工程的积极参与者。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程甦介绍,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处理技术,特别是汉语语音处理上全球领先,建立了由数千台服务器组成的“语音云”,每天提供约25亿次服务。凭借丰富的云平台工程经验,公司在牵头为脑—智工程打造集脑数据云、多语种语音云、图像云等于一体的智能云服务系统。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和学校等可接入这一系统,获得智能服务。  

人脑图谱对脑疾病研究也有重大价值。在市科委支持下,脑—智工程团队在研究儿童智障、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机理和诊断技术,并希望借此破解智力等人脑高级功能的奥秘。  

交大实验室“延伸”到临港

临港科技城位于南汇新城,规划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与临港产业区毗邻。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表示,科技城与主城区融合,使研发人员能在便利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而与临港产业区毗邻,意味着科技城的一大使命是为产业区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城产生的创新成果,可以在产业区进行中试和生产,高效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下转4版  

临港产业区集聚了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产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如何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今年6月入驻科技城的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在破题。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习俊通介绍,该研究院是一家由上海交大与临港管委会联合发起的民办非企业机构,具有共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政府智库三大功能。  

“研究院来到临港后,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学校实验室的搬迁,而是一种延伸。”习俊通说。这是因为,高校实验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会受到许多限制,如很难招到工程技术开发人才,更招不到懂市场开发的人才,而智能制造研究院能向社会招聘各类人才,为大学教授组建混合型团队。  

来到临港后,产业化所需的中试基地也不再是问题,智能制造研究院在临港产业区获得了6万平方米厂房。习俊通说,目前已经有3800平方米厂房用于制造燃料电池,将形成每年50万套产能。“交大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有10年科研积累,如今到了可以产业化的阶段,而临港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化平台。”  

把科创人才留在“明日之城”

“在临港很适合做企业的本地研发,”较早来到临港的程甦深有感触地说,“这里环境好,很安静,适合科技人员精心研究,很像国外的卫星城市。”随着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来到南汇新城工作、生活的研发人才越来越多。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高峰是机器人专家,研制出了多种智能步行机器人样机。有的特种机器人有6条腿,能够在步行过程中自主避障,还能爬坡、上楼梯、开门。步行机器人适用于火场救灾、核电救灾,还有望成为家用机器人。不过,高峰在交大实验室研制出的都是原型样机,为了把它们产业化,他加入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来到临港科技城开启了新的事业。  

在这里,他拥有一个七八百平方米的试验场地,团队中有工程技术人员,迈出了将智能步行机器人推向市场的关键一步,也得到产业界的认可——浙江民营企业与之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也许不久的将来,6条腿的机器人就会投入应用,成为消防官兵的得力助手。  

“我们研究院已有30多人住在临港,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把家安在这儿。”习俊通笑着说。之所以如此,主要得益于临港管委会的人才公寓政策,上海交大也会给入住人才公寓的教师补贴,还将鼓励博士生、博士后入住,把更多的工作和休闲时间留给这座上海的“明日之城”。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临港所在的南汇新城是“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立足建设节点城市、加快产城融合。陈杰解释说,所谓“节点城市”,是指南汇新城要具有独立的城市功能,学校、医院、商业广场、文化场馆、休闲娱乐场所等缺一不可。“临港地区建设正在朝这个定位迈进,这样才能不断集聚科技创新人才,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