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焦点新闻交大要闻

交大要闻

微电影《彩云之交》师生倾情演绎,讲述扶贫扶智扶志感人故事[图]

发布人:孟娴   发布日期:2020-10-26   浏览次数:4019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的洱源县是上海交通大学定点帮扶县,从2012年双方结缘,开始携手共战脱贫攻坚。今天,由交大师生倾情演绎的微电影《彩云之交》首发,讲述9年帮扶事迹。片中群演由当地群众支持出镜。全片取景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展示了一幅生态与人文的动人画卷。

故事从洱源白族小男孩燕超以及参与扶贫工作师生的视角出发,以讲述的方式介绍上海交大人在洱源扶贫的相关工作,以小见大地展示交大连续多年扶贫扶智扶志的决心与成效,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以及参与扶贫工作的交大师生的教育感受。

交大阿鹏   上海交大在洱源县的挂职干部们被当地乡亲亲切地唤作交大阿鹏(云南语,男性为阿鹏,女性为金花),感谢他们造福洱源。


孩子是洱源发展的希望,加强基础教育是斩断穷根的必要抓手。教育阿鹏——数学科学学院的吕忆松老师是第一个到洱源挂职服务的上海交大教师。在他的提议下,学校实施“10+20+50+100”培训计划,每年安排10名以上中小学校长、20名以上骨干教师和50名以上青年教师分批到上海接受培训,100名以上教师通过远程教学、送教上门等形式接受专门指导,目前已累计培训教师1900余人次。


洱源一中的音乐教师李爱玲,在“行”基金支持下,到上海交大附中跟班学习半年。为了做好白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回到洱源后,她组织当地民间艺人手机整理了一批白族传统音乐乐谱,宣传和推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外,交大每年还派研究生支教团队前往洱源县当地学校进行支教,至今为止,共安排8届65名研究生志愿者接力前往洱源支教。挂职干部们还积极引进各类公益资源,资助了40名在高海拔地区、艰苦教学点长期执教的困难乡村教师,在洱源捐资设立2个远程教室,包括60台电脑和30台教学用缝纫机,累计向洱源图书馆、洱源二中捐赠7000册图书,并为洱源300个班级订阅美术报,助力山区孩子音乐、美术启蒙教育。

杨燕是洱源县的学生,她在高中期间就认识了很多来自上海交大支教团的大哥哥大姐姐,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2015年她以高考成绩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上海交大药学院录取。正是这一年开始,洱源县的高考录取率明显提升。

2019,杨燕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她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支教团,就是为了圆一个支教的梦。在支教期间,她承担了5个班的生物教学。疫情期间,她网上教学授课不辍。七年过去,当年贫困县被支教的小姑娘,在另一个贫困县支教扶贫,她要将这份自强与初心传承下去! 

想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是洱源县随处可见的标语,也是扶贫干部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交大师生近20年参与洱海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成果辐射到云南高原湖泊,积极面向全国推广高原湖泊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技术经验。

上海交大自2003年起开展洱海水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以孔海南、王欣泽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多年如一日攻关洱海水污染治理,扎根银苍玉洱,守得水清月明。先后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大理等地,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万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万余次。

团队的洱海研究成果被列为“十一五”期间水专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十年里,团队在永安江中游参与建设了包括大树营湿地、永安湿地、邓北桥湿地、腾龙湿地和团山湿地等总占地面积近万余亩的湿地修复工程,并先后在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处理、入湖河流的水质改善、山地城市的雨水综合利用以及湖湾的水质改善等多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形成专利技术数十项,成果还曾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带不走的医疗队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医学院持续派遣医疗团赴云南等地县级医院开展帮扶活动,附属瑞金、仁济、新华、九院、一院、六院、儿中心、胸科等三级甲等医院均先后派出医疗队赴云南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工作;先后派出23批71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参加由团市委与市文明组织的“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计划”。

洱源县茈碧湖镇丰源村的小锋(化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庭贫困、病情复杂,未得到及时救治。为了给小锋治病,家中早已负债累累。在“心”基金的支持下,洱源县为他办理好各类手续,交大附属胸科医院为小锋安排绿色通道入院治疗,校友企业家为他提供全部治疗费用。由于小锋心脏部位病情复杂,同时患有唐氏综合征,治疗和护理难度极大,先后进行三次开胸手术,手术时间长达9个小时,术后重症监护期达1个月,上海交大医疗医护员工全力以赴,终于让小锋转危为安,获得新生。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