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以“茶酒”喻中欧合璧有深意
发布人:杨尧尧 发布日期:2014-04-04 浏览次数:1785
来源:求实理论网
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了欧洲四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并发表了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主席用“茶”比喻东方文明,用“酒”比喻欧洲文明,并指出“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 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表达了“中欧合璧、互惠共赢”的美好愿景。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中国人喜欢茶,欧洲人喜爱酒;茶含蓄内敛,酒热烈奔放。茶与酒代表了彼此间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二者看似不可调和,但茶与酒却也有着共同之处——都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客人进门沏一杯茶,是待客之道;把盏言欢敬一杯酒,是传情达意。同样,茶与酒也是中欧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内容,更是中欧间沟通交流的有力印证。自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中国向荷兰出口茶叶的历史记载,而后茶叶风靡欧洲大陆,其背后东方文明的魅力更是吸引着无数商人和传教士蜂拥而至这片神秘的土地。而今,欧洲葡萄酒远销中国,中国人品到了欧洲大陆温润舒适的怡人气候,更品到了欧洲人民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茶与酒,从古至今,一直都在讲述着中欧交好的故事。
借物喻世,中欧合璧需要茶文化的务实和理性。近些年来,中欧间的交流渠道越来越多。双方的外交机构、政党、议会、民间团体都有接触,文化、经济、教育、环保等各领域也均有对话。从国际问题上合力维持世界和平,到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坚定不移的注资支持,再到后危机时代,两地之间频繁的经贸往来。中欧之交,像两只有力的大手紧紧相握,传递的是相融互通的广阔天地,和同舟共济的美好愿望。习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中欧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欧之间有太多交流合作的契机,中欧之间也有太多互惠共赢的舞台。双方理应利用好这样一个有利时机,确立未来合作的重点,提出深化经贸关系和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手段和途径,将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携手迎接机遇,面向未来。
诚哉斯言,中欧合璧也需要酒文化的热忱和激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中欧合璧的美好愿景和无穷热情也蕴含在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中欧人民之间。我们渴望表达自己,也渴望了解丝绸之路另一端的朋友。近年来,中欧间的人文交流方兴未艾。随着双方的政治互信迈上崭新台阶,中欧之间人员往来变得更加密切,各层次、各领域对话机制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人文交流深入发展,中欧双方民意正在一步步贴近,中欧互信的基础也夯实得更加牢固。中欧双方未来发展方向理念相近,重点相似,中欧两方交流的人员满怀创意与热情。语言虽不同,“认识你”的心情无法阻挡;路途虽遥远,“走近你”的脚步无法阻挡。搭载着合作的风帆,顺着和平的暖流,我们终会驶向遥远的海天之间。
茶与酒,两种甘甜芬芳的液体,越品越醉人;中与欧,两个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文明,合璧之路将更长更远。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中欧双方合作方向将更加明确,合作内涵将更加丰富,利益交融将更加密切。“中欧合璧”的蓝图将愈发清晰,“中欧合璧”的愿景终将化作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