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告诉你 为什么中国GDP第一
发布人:万青云 发布日期:2014-05-09 浏览次数:1573
来源:观察者网
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有很多种方法:军力、商业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等。但是自从1930年代以来,统计学家们越来越热衷于GDP。如果按照其中的某个口径衡量,中国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一了。
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国际比较项目”称,按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最快可望在今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一结论引发国际舆论强烈关注与争议。5月13日,英国《经济学人》网站用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中国GDP将问鼎世界第一。
图中柱图的面积(人均GDP*总人口数)即为该国的经济总量
世行国际比较项目成立于1968年,目的是在比较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实力时,排除货币汇率因素的干扰,同时把各国人民真实的生活水平考虑在内。该项目会统计不同国家可比较的货物及服务的价格。接着该项目将据此对穷国的生产数据进行调整。《经济学人》的麦当劳巨无霸汉堡指数(Big Mac index)采用的也是同样的方法,虽然只统计了一种货物。国际比较项目的首次报告发布于1970年,当时只比较了10个国家。4月30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是基于2011年的货物价格,比较了199个经济体。
国际比较项目2005年发布的报告中对中国的结论招来很多批评,因为它只统计了中国11个城市的货物价格。有人质疑,这种统计高估了中国的生活成本,也因此低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2005年的报告说中国将在2019年超越美国,但经过调整后的报告指出,这种超越今年年底就可以实现。
有人怀疑,中国人均GDP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能成世界第一?原因在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以及个体感受与统计的差异。本图直观地反映了人均GDP、人口数与经济总量的关系。
当然,统计本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选取若干城市统计,很可能高估中国的生活成本,低估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不能反映中国在国际金融、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弱势”。中国仍有许多课要补,无论是否“世界第一”,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此外,其他国家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印度尼西亚GDP此前排第15位,如今升值第九位。不过,要获得更精确的排名,我们需要衡量最新的汇率对全球贫困率的影响(贫困率的标准是,按购买力平价衡量,人均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这需要花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从国际比较项目的数据来看,这个世界似乎变得更加平等了,因为人均GDP是美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从2005年的15%上升到了2011年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