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理论焦点理论焦点

理论焦点

习近平引的古语,英文怎么说?

发布人:尹芹   发布日期:2015-01-07   浏览次数:2574

来源:观察者网

你可能不记得,去年底中国互联网掌门人鲁炜在美国与脸谱网创始人扎克伯格的谈话内容,但你一定记得扎克伯格桌上那本抢眼的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我正在认真读哦!”

去年9月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法、俄等9语种版本发行,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火爆热销。从小就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习近平,在此书中延续了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风格。《纽约时报》注意到,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往往引用孔子的话,因为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的核心价值观。他还曾引用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话,至少两次提到了商鞅变法。当然,外媒只看到了一部分,实际上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一众诸子以及历朝思想家、政治家都被习近平“请来”说道,成为点睛之笔。

但中国古文常常语义含糊,掺杂大量寓言,还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解释。英文版如何既达且雅地翻译含蓄的古汉语?“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小鲜到底是一道菜还是一条鱼?《论语》中的“不善”会不会译作“evil”或者“monster”?你们大概能想出一百种翻译,在此之前,先来看看扎克伯格们读到的官译长啥样。

治大国如烹小鲜

Governing a big country is as delicate as frying a small fish.

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一句对中国政治家影响甚大的名言,出自老子《道德经》。无论将小鲜解释为小鱼或是美味菜肴,核心都是以烹饪比喻治国。“烹小鲜”不能随意翻动,操之过急,油盐酱醋要适量,火候要得当,否则会或焦或烂,或咸或淡。亦体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执政者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民心民意,忌“拍脑子”决策。

据不完全统计,《道德经》是世界上除《圣经》外翻译最多、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8年国情咨文中也引用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他的“译文”是“Govern a great nation as you would cook a small fish; do not overdo it”,和我们的官译不同哦。

在当代外国政要中,梅德韦杰夫大概是老子的头号粉丝。2008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他在北大演讲时,引用《道德经》中的名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2010年又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引用老子的“知行不殆”。

“最畅销作家”之一老子的名言被广泛引用,不少已家喻户晓。

物必先腐 而后虫生

Worms can only grow in something rotten.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

出自《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宋代苏轼所著《范增论》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意思是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个体如此,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只有清除党内腐败滋生的土壤,保证党自身机体的健康,才能抵制外部的侵蚀。

习近平的所有讲话中,引用最多的就是儒家经典。据媒体统计,2012年11月15日以来,除了在毛泽东、邓小平诞辰纪念座谈会上大量引用两位前领导人的话语,习近平引用《论语》36次、《孟子》10次,引用《礼记》《尚书》《荀子》也均超过5次。

见善如不及,及不善如探汤

Contemplating good and pursuing it, as if you could not reach hand into boiling water.  

“见善如不及,及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2014年1月14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见善如不及,及不善如探汤”语出《论语·季式》。意思是“见到善的,要努力追求,唯恐赶不上;看到邪恶之事,就要像把手伸到滚烫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季式》是《论语》中的第十六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政治活动、与人结交的原则,以及著名的君子三戒、三畏和九思等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学说。在孔子眼里,“见善如不及,及不善如探汤”与“见贤思齐焉,君不贤而内自省也”,讲的都是道德修养,但其展现的趋利避害的境界要更深切,尤其是对不善的敬畏和自律程度更高。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引用此话,为“高压反腐”提出心理警戒。此外,习近平还曾多次以《三国志》中“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之果敢和决心宣传反腐倡廉。

习近平的前任胡锦涛在十多年前提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是也借用了孔子的话。不过美国威廉斯学院亚洲研究系教授克兰(Sam Crane)指出,习近平在引经据典时更明确、更直截了当。

2014年9月,中国高规格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习近平发表重讲话,掀起当代儒学复兴潮。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Those in the dark are in no position to light the way for others.

现在,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

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使别人明白。指外行胡乱只会内行或者自己不懂却想使人明白。

《孟子》被列为《四书》和《十三经》之一,儒家主要经典。孟子是战国著名思想家,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习近平引用此话批评党员干部中“学风不盛玩风盛”的现象,提醒领导干部要警惕“本领恐慌”,如《吕氏春秋》所言,“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

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 who is in danger of falling into a deep pool at night.

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

出自南朝·宋《世说新语·排调》第六十一条。一个盲人骑着一匹瞎马,半夜走在路上,而路的前方是深池,形容面临危险仍不自知。习近平引用此话旨在强调干部加强学习,切勿无知无畏、乱闯瞎撞。

注重学习是中共的一大特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千方百计收集马列书籍,发奋阅读。1932年红军打下漳州,他找到一本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如获至宝,因病躺在担架上还在阅读。现在,中央政治局则定期开展学习活动。

宰相必发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Prime ministers must have served as local officials, and great generals must have risen from the ranks.

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没当过基层公务员、没当过州长的奥巴马别慌,习主席这话不是冲你来的。

此句出自《韩非子·显学》,语意是贤臣良相都是从地方官提升起来的,作战孟勇的将领也都是从士卒提拔上来的。韩非子的选人用人观,正是习近平想指出的,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经历丰富的基层锻炼,才能更好地树立群众观点。

习近平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从村干部起步,历经30年走上今天的岗位。纵观中国领导的履历,也多是从基层一步步向上晋升,鲜有一步登顶的。也正因此,一只只大老虎落马时,舆论总是批判伴随着遗憾,“爬到部级、厅级、局级也不容易!”

习近平警告官员要抵御腐败和西方思想的诱惑之时,也引用了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话,称“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989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农村参加劳动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世而制

A wise man changes his way as circumstance change;a knowledgeable person alter his means as times evolve.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

——2014年5月21日,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

出自西汉大臣桓宽的《盐铁论》卷二之忧边第十二篇 。意思是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思想史的重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曾有3个场合引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分别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以及上海亚信峰会。“这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一种破冰前行的勇气,更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智慧”,习近平借此话表达“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Virtue uplifts,while vice debases.

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

这句话最早出自左丘明《国语·周语下》,是西周、战国时期的民间谚语。意思为顺随善良就像登天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地裂一样迅速坠落。学好很难,学坏极易。此后的古书频繁引用,《南史·宋文帝纪》中载,文帝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在一次早朝后劝诫群臣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宋朝耿南仲《周易新讲义》、《朱子语类》等都有引用。

左丘明的《左传》同样受领导人青睐。2010年两会,温家宝在答中午记者会上提出:两岸兄弟是同胞,“虽有小忿,不废懿亲”(but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与习近平相似,温家宝也喜用古诗词明志。只是与温家宝屡次引用流传并不甚广泛、且意旨深远的语句不同,习更青睐那些平白易懂的诗句。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One must both have great ambition and make tireless efforts to achieve exploits.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出自《尚书·周书》,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尚书》主要编入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政治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殷周时期若干文化记忆,历来被看成治国教科书。

《尚书》中各种文化主张、政治谋略、法治观念乃至军事思想,被春秋开始的执政者,以及儒家、法家、兵家等多种文化流派吸收,对中国影响深远。“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句话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出现过2次。习近平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到《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state.)。这句深刻却平实的古语深受领导人喜欢,2006年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引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也曾在日本京都发表关于民主与自由的演讲时,提到这句“在杰斐逊和林肯之前几千年”已经流传的古话,但他将作者称为“中国诗人”( 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Thomas Jefferson or Abraham Lincoln, a Chinese poet wrote that, quote, “The people should be cherished, 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 the root firm, the country is tranquil.”)。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When the great way prevailed, a public spirit rules all under heaven.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实现。

——201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大会

出自《礼记·礼运篇》,大意是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实现时,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礼记》是儒家五经之一,习近平在国际政治场合中曾不下5次引用其中名言。此书亦是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源头。1998年,克林顿访问西安时,在演讲中也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 all under heaven will be equal)。

外国领导人引用中国古诗文已是潮流,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嚼两句古文更是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