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的基础更坚实 进的动能在增强
发布人:李斯年 发布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着力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能,才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加大了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我们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把握时度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沉着应对,既稳扎稳打,又勇于突破,推动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稳是大局和基础。从宏观层面看,稳就要稳增长、防风险、守底线。今年以来,我们党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组合效应。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约9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分季度看,每个季度创造的经济增量逐步扩大,分别为1.19万亿元、1.22万亿元、1.29万亿元,为四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分产业看,三大产业均实现稳步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4%、5.4%、4.7%。同时,我们加快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经济安全能力建设,成功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能源资源供应稳定,截至9月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从社会预期看,稳的关键是提振信心。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预期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宏观政策对提振信心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以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先行指标为例。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涉及电网、铁路具体业绩核算,贴近实体经济,且每周都能计算。对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先行指标进行监测,可以第一时间直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和企业运转情况,预判短期经济总体景气状况。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景气区间,表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企业信心增强。
稳还体现在就业稳、民生稳。今年以来,尽管面临结构性就业压力,但得益于经济体量增大、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稳就业政策支持,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10月份进一步降至5.0%,重点群体就业总体稳定。同时,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兜底保障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5.7%、6.4%,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分别增长11.5%、8.1%。保障和改善民生,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能够有力提振发展信心、增进社会消费预期。
进是方向和动力。在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抓创新、调结构、谋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产业培育壮大,进的动能在增强。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今年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同时,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光电子器件、虚拟现实设备、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024年,我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跃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
协调是评价发展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今年前三季度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增长平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46,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持续增强。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高技术产业投资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大幅领先整体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深入。
高水平开放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2%,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1%;服务贸易收支保持增长。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带动外企在华投资意愿持续提高。同时,我国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等,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能够顶住压力实现稳中有进殊为不易。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没有变。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偏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正视困难,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一定能够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9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