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聚焦]上海交大专家解读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一)
发布人:尹芹 发布日期:2014-03-06 浏览次数:5815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学者积极献智,对报告所蕴含的新目标、新部署进行解读,力求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深化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黄伟力教授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时,提出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中国今天面临的许多发展中问题,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经过三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大幅提高。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比如社会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等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等。这些问题若不能有效应对,中国的快速、有序发展将难以维系。而应对这些问题的最根本途径是不断深化改革。社会领域日益突出的公平正义问题,要求改变收入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进和完善经济发展成果的评价机制。
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再次表明,党和政府对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深刻认识,对通过改革克服前进中的问题有坚定的决心。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胡涵锦教授
——今天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全面深化改革”——“毫无悬念”地成为此次大会的主题。而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打造“政府”自身建设,自然也是“题中之义”。李克强总理以三个“关键词”表明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三个目标指向——“法治”、“创新”、“廉洁”:“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加强自身改革建设。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两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强调,一些“过度”的解读和不准确的“误读”,使得人们以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发挥“全部”的作用,“主宰一切”,政府应该“出局”。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政府还存在“错位”、“越位”等现象,但决不可“缺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政府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当“甩手掌柜”。概言之,辩证地对待市场、政府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
二是,“法治”、“创新”、“廉洁”,是本届政府“一以贯之”的政府建设目标,意蕴深长。一年前,2013年3月17日,刚刚履新的李克强代表新一届政府,向世人明确宣告,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主要就是三项任务: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而实现这三项任务,需要三大保障,这就是:加强政府的三大建设:建设创新政府;建设廉洁政府;建设法治政府。
■ 聚焦“法治”,就是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
■ 聚焦“创新”,就是要: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改革;
■ 聚焦“廉洁”:就是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加强政府的“三大建设”,须臾不得放松和懈怠!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陈锡喜
——“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以壮士断腕决心和背水一战气概,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这一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气,这是相比较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一决心,也反映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艰难性的自觉意识,那就是既要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一决心,还传递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对于自去年两会后一年,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三个半月来,一些改革举措的推行和落实,已取得的一定成果,而社会各阶层,也已经达成了改革的共识,这使中央更有自信。这一决心,更表达了党和政府“言必行,行必果”的信念,使人民群众可以增强对实现“中国梦”前景的预期。
“新型城镇化”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士林教授
——从历史上讲,古代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都属于传统城市化形态,从类型上讲,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都是旧的城市化模式。新中国前30年,政治型城市化是主导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经济型城市化成为主导模式。新型城镇化的主题是文化型城市化,在框架上是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的有机统一。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进程,必然包括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三个层面,分别解决城市发展需要的制度文明、物质基础和人文精神。新型城镇化是以文化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目标的城市化进程。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胡伟教授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很有力度,体现了务实的精神,不是唱高调,而是措施到位,目标具体。比如在教育领域,提出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在医疗方面,明确提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同时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李克强总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思考如何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审视和解决中国的公共服务问题,非常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明确提出要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并且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医改等世界性难题,体现出了大智慧、大思路、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