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超:充分发挥森林“四库”功能作用
发布人:杜昊 发布日期:2024-05-15 浏览次数:3666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这一重要论述,为推动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指引。
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撰文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森林“四库”重要理念。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再次强调,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在这些重要论述中,绿色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森林“四库”的科学论断与时俱进,深刻阐明了森林的多重功能和综合效益,阐明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森林是“水库”,润泽绿水青山。“水库”,意指森林具备涵养水源、防洪补枯、净化水质等多重生态功能。森林具有强大的持水性和渗透性,下雨时吸收和贮存雨水,无雨季节又能缓缓渗出补给旱季的径流。同时,经过森林的净化,河水也会更加纯净。据统计,每平方公里的森林可贮存5吨至10吨水,1万公顷林地所含水量相当于一座300万立方米的水库。森林作为“绿色屏障”,维护了我国生态极其敏感脆弱地区的重大生态安全。山高林密,才有流水潺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重要途径。我们应持续增加森林“绿量”,着力提高森林质量,重点加强“三北”防护林、三江源重点区域造林和林草植被的恢复,提升城市森林空间比重,把森林绿色天然“水库”的生态效益发挥得更好更充分。
森林是“钱库”,蕴含金山银山。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土地创造生态资本和绿色财富,资源可再生、产品可降解。同时,林业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就业容量大。林业产业能够提供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10万多种产品。“十三五”时期,我国森林旅游游客总量达到75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6.8万亿元。2023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全国林下经济年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额超过1800亿美元。“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们要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方法路径,实现百姓富、产业兴、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森林是“粮库”,夯实绿色粮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森林物种丰富多样,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粮库。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人均森林食物产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的有14个省份。另外,当前我国国内食用油自给率不足,依赖进口的情况日益严重,木本油料产业极大保障了我国食用油安全。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充分挖掘森林“粮库”的优势、潜力,根据森林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合理种植适应当地的森林食品品种,积极开展林粮资源经营利用模式,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森林食物,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森林是“碳库”,清洁美丽世界。目前全球公认的控制温室气体减少的方式是固碳和减排。生物固碳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方式之一。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以多种形式固定下来。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最大的有机“碳库”。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森林总碳储量达到6620亿吨。《2021中国林草资源及生态状况》显示:2021年我国林草植被总碳储量达到114.43亿吨,居世界前列。发展林草碳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不断完善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积极探索林草碳汇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机制,探索实施林业碳汇碳票制度,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库”,意味着丰足、充盈,蕴含着稳定、持久。森林“四库”,深刻说明森林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林草兴则生态兴,发挥森林“四库”作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就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系统思维观,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持续增绿扩绿提升绿化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把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保护等自然教育,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行为自觉,把绿水青山变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作者:刘广超,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