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敏:不同的历史观,不同的战争呈现
发布人:交通大学焦点网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08-05 浏览次数:7229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系“上海交大-解放论坛”系列文章之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许多国家都举行纪念活动,包括重映二战经典影片。关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史学界已经谈论得很多,现在不妨换一个文化角度,亦即通过具体、形象的电影再来审视一下。我们看到,交战国基于当时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战争观以及后来不同的历史观和政治语境,银幕上的战争呈现明显有所不同:有正视历史的,也有无视历史的;有忠于史实的,也有扭曲史实的。
众所周知,战争是利益和政治的继续,关乎正义和公理。包括二战电影在内的战争片,首先涉及道德判断,亦即要弘扬正义战争,揭露侵略战争罪行;其次涉及美学(价值)判断,即要呈现战争特有的交火场面、动作、激情、甚至暴力等“奇观”。但有些二战电影极力回避第一种判断而热衷于第二种判断,似乎隐藏某种政治企图。
苏俄:现实主义
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关于二战的基本历史观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的主战场,为彻底埋葬德国法西斯作出了主要贡献。所以,卫国战争题材的影片贯串于上世纪40年代起的整个前苏联时代,一直到现在。影片的总主题是:歌颂苏联军队和人民的无比英勇和伟大功绩;美学特征则是:现实主义。
卫国战争一爆发,苏联电影人即赴最前线拍片,每一个大战役结束不久,银幕上就放映其纪录片。当时最出众的故事片有:《她在保卫祖国》,描述一名农妇拿起武器为丈夫、儿子报仇,这一个体形象富有象征意义即“以血还血”。
战后,卫国战争影片沿袭现实主义传统,产量多且水准高,在艺术风格上既是全景式的,从指挥员描写到士兵;又是史诗式的,战斗场面气势恢宏。《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被誉为“堪与这一战役同垂不朽”,所展现的红军强渡伏尔加河等情景十分震撼。《攻克柏林》上下集运用当时苏联发明的彩色片技术,如同全景画般展现苏军大反攻直至占领柏林国会大厦。这些巨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具有一定的道德和美学价值。
上世纪50、60年代,“苏联新浪潮”兴起,对卫国战争电影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影片开始关注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多刻画人性。普通士兵和普通百姓取代了统帅、将军和英雄。艺术风格转为诗情化。《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把这一时期卫国战争电影的诗情化和人性化发挥到极致:全片将女人、爱情、战争之间的冲突,通过现实(用正常色呈现)、记忆(用黑白色呈现)、梦幻(用暖色呈现)水乳交融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堪称“80万苏联妇女参战的文化意象”。
卫国战争文化是苏俄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到上世纪70、80年代,相关电影依然火热,最成功的是“卫国战争三部曲”——《解放》、《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新世纪,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电影大有复苏之势。针对西方竭力抹杀苏联对二战的巨大贡献,俄罗斯老中青三代电影人不忘拍摄卫国战争影片,例如3D—IMAX版《斯大林格勒》、《第九连》、《星星敢死队》等。它们所涉及的领域和话题较之以前更丰富,也融入商业元素,但价值基调仍承袭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血脉,从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挖掘出整个民族自我肯定和重新建构的镜像意义。
美国:国家主义
美国关于二战的基本观点是:二战是美国的胜利,美国人的骄傲。通过二战,美国一举成为雄霸世界的超级大国。难怪,二战片成为美国电影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好莱坞百拍不厌,美国人百看不厌。美国二战片的总主题是:颂扬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塑造美国的强大形象,传输美国的善恶观念。
奥斯卡奖特别青睐二战题材,从1941年到1994年间,居然8次把最佳影片大奖授予之。而它们的道德特征即价值取向主要是国家主义,其次是爱情、亲情、人性、自由、尊严等与约束战争、克制暴力关系不大的抽象伦理。
二战是美国当上世界霸主的分水岭,较之于越战、伊战等,该题材对于塑造强大的美国形象最为理想。既可以唤醒国家记忆,振奋国民信心,又能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奥斯卡早先几部最佳影片都比较正面,如《桂河大桥》点出“战争是荒谬的”,表达强烈的反战意念;《乱世忠魂》虽然价值取向也是国家主义,但揭露了美军内部种种腐败现象;还有《北非谍影》上映后颇鼓舞士气和民心。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二战题材多被拍成商业大片。如《珍珠港》借助酷炫的视效和大牌明星的阵容,再穿插爱情叙事重现当年的惨剧。《拯救大兵瑞恩》以血腥又壮观的“奥马哈海滩登陆”开幕,讲述投入大量兵力救出一名士兵的故事,表现国家和个人、荣誉和牺牲的高调主题。
日本:悲情主义
日本关于二战的主流观点是:战前和战时——“日本神国是世界至尊,为实现解放世界的道德使命,必须发动圣战”,战后——“日本也是受害国”。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后,一切文化机器都开动起来,战争文学、战争电影等纷纷出笼,东宝、松竹、日活等映画株式会社相继拍摄了多部反映日军在中国军事行动的故事片,旨在彰显军功,鼓舞士气。战败后,军国主义色彩的影片绝迹,但还有揭露日本新兴财阀对满洲野心的社会片。
随着右倾化思潮喧嚣尘上,战时人物、事件甚至“大和号”战舰、零式飞机等又登上银幕。《吾为君亡》是讲“神风特攻队”的,片头字幕道出创作者的“情感诉求”——“想把过去流传的愚武壮烈的日本人形象残存在最后的记忆里”,片中还安排饭馆老板娘为队员做面条、一群女生进基地当服务员等情感戏,展开一波又一波“情感轰炸”。
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罄竹难书,当时的日本战争片无法明目张胆为其翻案,只能靠隐晦手法来美化。同时,刻意强调日本自身的悲剧,突出日本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而从来不对侵略行为进行任何反思和忏悔。如《黑面》讲广岛遭原子弹爆炸5年后一对叔侄仍见到一片惨象,借以宣泄对战胜国的不满。大多数情况下则是随心所欲地“植入”情感元素,目的是让观众产生共鸣。
获得安倍晋三站台的《永远的0》原是新右翼文人的争议小说,经商业片老手拍成“恢弘大气的民族历史大片”,累计票房87.6亿日元,居去年全日本之首,观众逾700万人次。影片讲的还是神风特攻队,一对姐弟追寻外公“怀着以一己牺牲换取和平的主义,驾着零式战斗机冲向心惊胆颤的美军”的事迹,从而“唤起对战争的重新认识”,该片被批“右倾娱乐片”,“使人隐约担心现在的形势有回归战前的危险苗头”。
二战逝矣,影像犹存。70多年来,各国拍摄的不计其数的二战影片传承着历史记忆,是活生生的二战教材。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忠于史实的会给世人警示,篡改史实的也会让世人提高警惕。
(作者:严敏)